当地时间1月20日,2023-2024赛季国际雪橇联合会(FIL)世界杯德国阿尔滕贝格站落下帷幕,在备受瞩目的男子单人雪橇项目中,36岁的德国名将费利克斯·洛赫以0.03秒的微弱优势逆转夺冠,延续了东道主在该项目的统治地位,而中国选手范铎耀以第8名的成绩完赛,刷新了中国雪橇选手在世界杯分站赛中的历史最佳排名,为即将到来的米兰冬奥会注入强心剂。
阿尔滕贝格赛道素有“雪橇魔鬼赛道”之称,其16个弯道中包含多个高速连续S弯,对选手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,决赛中,首轮暂列第3的洛赫在次轮滑出48秒926的全场最快单圈成绩,总成绩1分37秒891,以不到一个雪橇刀片的差距力压奥地利新星沃尔夫冈·金德尔。
“最后一弯我几乎感觉不到膝盖的存在,但听到观众的呐喊声,我知道必须拼到底。”洛赫赛后坦言,这位三届冬奥奖牌得主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考虑退役,但为弥补单人项目金牌空缺选择坚持,本站胜利也让他超越意大利传奇阿明·佐格勒,成为雪橇世界杯历史上夺冠年龄最大的选手。
本届赛事中,雪橇器材的科技竞争成为隐形战场,德国队首次公开使用由碳纤维3D打印的新型雪橇底座,其重量较传统材料减轻15%,但抗扭强度提升20%,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席马库斯·阿斯曼表示:“新材料的应用让赛道时速纪录屡被刷新,但我们必须确保科技不会取代运动员的核心能力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发的“龙脊”系列雪橇首次亮相国际赛场,范铎耀在试滑中跑出129.7公里/小时的直道极速,虽因弯道稳定性稍逊未能站上领奖台,但技术团队认为“已突破低温环境下材料弹性的技术瓶颈”28圈官方网站。
四年前,中国雪橇队首次获得冬奥参赛资格时28圈足球,范铎耀的排名还在30名开外,本次世界杯,他两轮滑行均稳定在49秒区间,最终以1分38秒452的成绩位列第8,创造中国选手在雪橇世界杯分站赛最高排名。“过去我们总说28圈相信品牌的力量‘参与就是胜利’,但现在我们敢想更多。”中国雪橇队主教练沃夫冈·施泰德表示。
女子方面,21岁的王沛宣以第12名完赛,同样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双人雪橇组合黄叶波/彭俊越虽因一次弯道擦墙失误排名第9,但滑行数据已接近第一集团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指出:“雪橇是冬季项目中技术门槛最高的之一,这些突破证明我们走对了‘中外合作+自主创新’的路子。”
赛事期间,拉脱维亚选手克里斯特斯·阿帕约兹在训练中因雪橇失控撞墙,导致腰椎轻微骨折,引发对阿尔滕贝格赛道安全性的争议,国际雪橇联合会随后宣布,将在下赛季启用新型智能护墙系统,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调整防撞模块硬度。
气候变暖对赛事的威胁日益凸显,尽管主办方动用200吨人造雪维持赛道,但日间气温升至6℃仍导致女子比赛推迟3小时,生态学家指出,全球已有超过30%的天然雪橇赛道因冬季缩短面临改造压力。
随着本赛季世界杯赛程过半,冬奥积分争夺进入白热化,洛赫的夺冠让德国队在男子项目积分榜上领先奥地利队47分,而中国队暂列团体第9,距离拿到满额冬奥席位仅差两个位次。
“雪橇是百分之一秒定胜负的运动,每一次出发都是未知的冒险。”范铎耀在混合区采访时说,当被问及米兰目标时,他笑着指了指赛道终点处的计时器:“那里还缺一面五星红旗。”